世界森林与林业全景扫描【tyc234cc 太阳成集团】
栏目: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05

本文摘要:1990-2015年全球森林净增加/净减少(公顷)示意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0-2015年全球森林净增加/净减少(公顷)示意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世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应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冲击和挑战下,重视森林、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各国国家战略,林业发展问题已不是某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合作、共破难题、共求发展、共享福祉。世界森林资源概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的最新《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15》,全球森林面积39.99亿公顷,覆盖率30.6%,人均面积0.6公顷,森林蓄积量4310亿立方米,生物量碳储量约2500亿吨(含地上、地下生物量)。

森林资源在各个大洲的分布各有不同,其中欧洲10.15亿公顷,南美洲8.42亿公顷,中北美洲7.51亿公顷,非洲6.24亿公顷,亚洲5.93亿公顷,大洋洲1.74亿公顷。前5位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合计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54%;森林覆盖率低于10%的国家有64个;另外,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卡塔尔、摩纳哥等1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完全没有森林。世界森林按照起源划分,天然林面积37.13亿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的93%。

其中,原始林12.77亿公顷,占全部天然林面积的35%;其他天然更新的森林23.37亿公顷,占全部天然林面积的65%。近25年间,人工林(含橡胶林)面积从1.68亿公顷增加到2.90亿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的7%。世界森林按照用途划分,生产性森林11.87亿公顷,多用途林10.49亿公顷,水土保持林10.15亿公顷,环境服务、文化与精神价值的森林11.63亿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林5.24亿公顷,自然保护区森林6.51亿公顷。世界森林变化情况总体来看,全球森林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森林面积不断减少,但减速趋缓。世界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下降到1990年的41.28亿公顷、2015年的39.99亿公顷,年均森林损失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0.18%下降至近5年的0.08%。全球森林年均净减少量从2000年的726.7万公顷,下降到2015年的330.8万公顷。

2010-2015年,森林面积减少前5位国家分别是巴西98.4万公顷、印度尼西亚68.4万公顷、缅甸54.6万公顷、坦桑尼亚41.0万公顷、尼日利亚37.2万公顷。而森林面积增长最多的5个国家分别是中国154.2万公顷、澳大利亚30.8万公顷、智利30.2万公顷、美国27.5万公顷、菲律宾24.0万公顷。其中,中国对抵消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的贡献为32%。

从国家发展与森林变化趋势看,低收入国家年森林损失率在过去25年始终徘徊在0.57%到0.64%之间,中等收入国家则从0.60%减小至0.35%,高收入国家已由过去的面积削减扭转为正增长态势。二是由于森林退化等原因导致的森林质量下降日趋严重。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农业扩张、采矿、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

而造成全球森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仍是大规模的工业性采伐,这影响着70%以上的濒危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固碳能力也因此大大减弱。另外,由于农业及其他林地转化原因而导致的林地消失面积每年高达1300万公顷左右。2000-2010年,拉丁美洲约有70%的毁林是因为商业性农业开发,特别是在亚马孙地区,养牛牧场、大豆农场和油棕榈种植园等面向国际市场生产的农业企业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后毁林的主要祸端。

在非洲,大规模的商业性农业开发导致的毁林占比约1/3。2000-2012年的12年间,全球郁闭度下降的森林面积约1.85亿公顷,其中南亚和东南亚超过5000万公顷,南美超过4500万公顷,西非和中非约为3500万公顷。除林木的天然更替外,放牧等人为原因以及火灾、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等,都导致森林郁闭度下降。三是永久性森林的划定促进了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

为了抑制森林转化为农业用地或其他用途而导致的毁林,政府只能将国家所有的森林划定为永久性森林,部分私有林在达成意向后也可能划定为永久性森林。1990-2010年,被国家划为永久性森林的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从34%增加到37%,如加上作为永久性林地的私人林地面积,此比例可达54%,面积约为22亿公顷。

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相比,其永久性森林面积所占比例更高。目前,几乎所有拥有永久性森林的国家都制定了促进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覆盖了全球约98%的永久性森林。未来这些森林将按照可持续经营方式进行管理。四是保护性森林及环境服务功能的防护林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5年,全球依法设立的森林保护区面积为6.51亿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7%,比1990年增长了2.1亿公顷,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增长率有所减缓。保护区林地面积南美洲最高,占比34%。热带地区是保护区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除森林保护区以外,被指定用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面积为5.2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的13%,相比1990年增加了1.5亿公顷,其中非洲的面积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位于美国和巴西,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1%和10%。1990-2015年,全球水土保持森林面积增加了1.85亿公顷,森林水土保持功能增强了5%;环境服务功能的防护林面积增加了2.1亿公顷,其服务功能增强了6%以上。五是森林产权进一步明晰化。

1990-2010年,全球森林面积中公有林比例从64%增加到74%,私有林比例从13%增加到19%,而产权不清或未报告的森林比例从24%下降至7%,森林权属呈现逐渐明晰的趋势。私有林面积占比最高的是东亚和大洋洲,为42%;其次是北美,为33%。

公有林比重最高的国家为东帝汶、圣彼埃尔和密克隆岛,所有森林都为公有林。公有林的主要管理者包括公共管理部门和私营机构,2010年所占比例分别为82%和15%,其余3%由社区、个体等经营管理。与1990年相比,私营公司持有公有林经营权的林分比例增加了12%,而公共管理机构经营的林分比例则下降了13%。

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与贸易情况根据粮农组织(FAO)全球林产品年鉴的统计,2011-2015年全球主要林产品(包括工业原木、锯材、人造板、纸和纸浆)的产量稳定上升。2015年,全球木材总产量已达37.1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材产量为18.48亿立方米,薪炭材产量为18.66亿立方米。2015年,其他主要的木质林产品产量为:锯材4.52亿立方米,人造板3.99亿立方米,纸和纸板4.06亿吨。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巴西5个主要工业用材生产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5%。美国、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5个主要锯材生产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6%。

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5个主要的人造板生产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8%,其中中国产量占比接近50%。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5个主要纸和纸板生产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1%,其中中国和美国产量占比45%。

印度、中国、巴西、埃塞俄比亚、刚果(金)5个主要薪炭材生产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从贸易来看,2015年全球工业原木的出口量达1.23亿立方米,占7%生产量。

锯材的出口量达1.32亿立方米,占29%生产量。人造板出口量达8300万立方米,占21%生产量。

纤维原料出口量约1.12亿吨,纸和纸板的出口量1.08亿吨,分别占1/4生产量。世界林业产值与社会价值评价根据粮农组织(FAO)定义,林业部门的总附加值是其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总收入的有效估值,包括原木、锯材等初级产品以及人造板、纸和纸浆等加工产品的产值。2011年,全球林业部门的总附加值约为606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0.9%左右。

其中,育林及采伐活动带来的总附加值为169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0.3%;锯材和木质人造板生产加工为170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0.3%;纸和纸浆的生产为林业附加值中的重头,约266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0.4%。从区域层面来看,亚洲及大洋洲林业产值对区域GDP贡献率最大,非洲由于加工产业不发达,林业产值对区域GDP贡献较低。2011年,世界林业部门从业人数约为1320万,占全球劳动力的1.7%,其中0.4%工作在林区,其余的在林区外从事运输、加工和制造工作。

另外,还有至少4100万人受雇于与林业相关的产业(FAO,2014)。粮农组织(FAO)等机构报告数据表明,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约33万亿美元,其中,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约为3万亿美元。2011年,全球木质能源消费相当于7.72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总供应量的6%。森林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水、能源和居住环境,全球有约7.5亿人口生活在密林中,5亿人口生活在疏林里,大部分人依靠森林维持生计(全球土地覆盖基金,2010)。

目前,主要使用木材等林产品建筑房屋的国家超过90个。世界林业发展趋势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可持续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目标15提出: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围绕这些目标,世界林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应对气候变化,林业概念正在重构。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本国林业可持续经营,并积极创新寻求诸如林业碳汇、生物质能源等方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便减轻工业、能源领域的减排压力。

低碳发展的理念正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导致林业概念趋向重构。诸如低碳林业、低碳造林、低碳经营、碳汇造林、生物质能源林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林业新概念的实质体现在:对林业的重新定位,森林经营目标的拓展和选择标准的变革,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重新检视消费领域的传统观念等。二是三区式管理模式受到普遍重视和认可。

该模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将林地区划为3个区域,即保护区、生态系统管理区和木材生产区,每个区域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管理和经营目的。在保护区,任何采伐行为和工业化经营措施都是被禁止的,森林经营仅以保护为目的开展。在生态系统管理区,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利用同等重要,鼓励以促进林木生长及提高林分质量为前提的经营活动,即在保证木材产量和服务价值的过程中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环境影响。

在木材生产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任何森林经营方式均被允许,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法国森林经营也已由全面经营向木材培育、公益森林和多功能森林三大模块转变。三是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理念得到系统化发展。

森林及生态系统退化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理念,以自然修复为主。地球生态系统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对待和处置。

由于人类活动已经导致地球上原始生态系统所剩不多,对原始森林、草原等大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应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地实施封闭式保护;相当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的状态,如有些森林残缺稀疏,或转变为天然次生林,对这些生态系统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抚育管理、促进更新等培育措施进行生态保育或生态保护;有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由于过伐、过牧、过垦导致其结构和功能严重退化,要采取改造(如低效次生林改造)、改良(如草场改良)等较为强烈的措施予以修复;在原来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彻底破坏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决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湿、造林种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态系统或新建适合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人工生态系统。四是近自然经营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流模式。

德国对森林的近自然多功能经营孕育了上百年时间,上世纪90年代后,近自然多功能经营成为德国林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目前,瑞士、奥地利、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普遍接受了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思想,并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北美、日本等地也很重视这种经营思想,满足多种经营目标的目标树经营体系已经在西弗吉尼亚州、伊利诺伊州等美国东部各州得到应用和推广。

实践证明,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技术不仅适于一般用材林经营,也适于风景林、生态功能林以及各类保护区林的经营。1992年,美国林务局宣布采用生态系统经营作为美国7729.77万公顷国有林森林经营的基本方针,并在美国俄勒冈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国有林区进行实践。

一般认为,生态系统经营是景观尺度经营,而近自然经营为林分或区域尺度经营。目前,各国大范围的生态系统经营实例还不多见,但这种经营设计理念具有广泛的认可度。五是林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

林业产业的内涵已延伸至林业资源生物利用、森林游憩资源开发、野生动植物保护繁育、森林生态食品、森林文化创意等领域。在技术应用方面,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增值高效、综合利用为核心的林产加工技术,以木基纳米材料、木基结构材料、木制品生产有机挥发物减控、活性物绿色提取与利用等为代表的绿色制造技术,以木制品数控加工和柔性制造等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技术等,正得到广泛应用。遥感、全球定位、数字模拟等信息化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监测、灾害防控等领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林业特色的天地一体化林业空间信息采集、加工、分发、表达和决策支持系统,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陈绍志)。


本文关键词:澳门太阳集团城网址8722,tyc234cc 太阳成集团,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澳门太阳集团城welcome,老版大阳城集团网站

本文来源:澳门太阳集团城网址8722-www.rzjgjy.com